阅读历史 |

第 52 章(改错字)(2 / 2)

加入书签

安王闻言,不语,只是向上看了一眼,下一刻,景帝那青涩中带着温和的声音响起:

“王叔但说无妨,朕相信王叔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安王这才开口:

“是,臣要说的是,臣那小儿在泰安府的一处小县城中,竟是听说了我大周朝一位四品大员对普通学子百般迫害,只为其家中子弟科举一路亨通之事。”

安王此言一出,顿时激起千层之浪,而景帝听了这话,也不由道:

“此言可真?若是如此,那岂非太过荒谬!”

安王点了点头,随后直接从怀中取出一沓纸来:

“圣上,此乃那人所犯罪状,皆被那县令公示于众,证据确凿。”

“快快呈上。”

景帝看向德安,德安连忙下去从安王手中接过纸张,而这时,一旁的右相捋了捋胡子,随意道:

“也不知是何人,竟然让安王如此大动干戈?”

安王看了一眼周柏舟,那张肃然的面容忽而一笑:

“此人,右相想必很是熟悉,是为……右相当年主考的门生,许青云许知府是也。”

安王这话一出,周柏舟不由得面色一变,他冷冷的看着安王:

“安王,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是非对错,那罪状之上明明白白,右相还是看过之后再说话吧!”

二人一番争论,在场无人敢出一言,与此同时,景帝也飞快的看完了那厚厚的一沓罪状。

只不过,他捏着纸张的手指微微用力,竟是将末页的纸张都捏出了些褶皱出来。

这样的内容,他昨夜才通过清北巡抚的加急密信看过,今日本欲以此责问右相,却不想竟是安王先发制人了。

幸而有玉藻掩饰,景帝这才没有在众臣面前失了体面,不多时,景帝将自己看完的罪状转手递给德安,不动声色道:

“德安,让诸位爱卿也一并传看吧。”

德安立刻应了一声,周柏舟即刻抢了过去,越看面色越难看,一旁的雷尚毅也凑过去看了一眼,随后啧了啧舌:

“好一个许青云,好狠的心,

好毒辣的手段!让他当一个文臣,还真是屈才了!”

雷尚毅此言激起了其他官员的好奇之心,一时间,那份罪状直接开始在朝堂上传了起来。

周柏舟看到这一幕,与吏部尚书飞快的交换了一下眼神,这才重新站回原位。

不知过了多久,等许青云的罪状被重新交到德安的手中后,景帝这才开口道:

“此事,诸卿以为如何?”

安王直接道:

“启禀圣上,这许青云做下此等恶事,应当即刻派人远赴霖阳,让其早日归案,方不负那些学子的冤魂!”

“圣上,臣以为此事万不可声张,否则只怕要让更多的百姓质疑朝廷命官,届时只怕与朝政不利啊!”

周柏舟飞快的找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理由,随后这才继续道:

“况且,依臣之见,此事只是一小小罪民的攀咬之言。”

“依臣看,应当派钦差前去仔细调查此案,若是冤枉,也应为许大人昭雪才是。”

周柏舟言辞恳切,景帝默了默,随后抬眼看去:

“其他爱卿以为如何?”

周柏舟回身看去,见着众人不语,这才松了一口气,下一刻,便见吏部给事中马清:

“回圣上,下官曾整理过吏部文书,其中关于许知府在乾元年间至永齐年间的大多数政绩实在平平,却不知为何屡屡得以晋升。”

随后,马清直接条理分明道将许青云当年的政绩考核的评等与他之后的晋升品级一一对比。

让人听完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随着马清话音落下,众人看向吏部尚书杜鹏举的眼神顿时不对了,那许青云是你杜鹏举的女婿不错,可是你也不能这么明晃晃的提携吧?

这下子被人抓住把柄了吧?

只不过,这位吏部给事中什么时候还做了文书工作?

马清才一退下,随后也有些曾经与许青云共事的同僚说起许青云与他们相交时的种种异样之处。

周柏舟越听脸色越难看,因为已经有人说到许青云赴宴太过足臭,但他们多有顾忌,不曾直言,如今想来,也不知其是否故意,私德有亏了。

周柏舟是听的又气又懵,在一众对许青云的抨击之中,他都有些怀疑,许青云究竟是怎么得罪了半个朝堂的?

眼看着关于许青云的事儿越说越离谱,周柏舟只得硬着头皮道:

“圣上,自古人无完人,许大人有所缺憾也是常事,却不该给诸位在这样肃穆的朝堂之上以小节诟病。”

“啧,可这许青云大节也有失啊。”

雷尚毅幽幽的说着:

“指使污蔑学子舞弊,杀人灭口,栽赃嫁祸如此种种,也不知他是怎样人面兽心的畜生!”

“姓雷的,你放肆!”

许青云是畜生,那自己这个座师又是什么?!

“哎呀,我可没说右相你是畜生,当门生的不检点,我怎么能怪到座师

的头上是不是?”

雷尚毅笑吟吟的说着,可大周,甚至自古以来,座师与门生的关系都非常紧密,如无意外,门生在官场之中已经天然站队了。

周柏舟闻言眼中闪过怒气,到他很快便压了下来,只冷静道:

“圣上,许青云之事事小,可我朝廷威严事大,无论如何,还请您派人详查此事才是!”

景帝听了一箩筐的废话,见周柏舟说到这里,他这才缓缓开口:

“若是如此,又该何人前去?京中职位,少一个,便空一个,耽搁的差事又由谁来做?不妥,不妥。

依朕之见,还是按照王叔所言,直接拿人回京吧,到时候是非冤屈亦能分明。”

景帝此言一出,周柏舟的脸色难看的厉害,许青云被拿回京城,那就是罪臣,即便他日为其解决了眼下的“污蔑”,许青云能否起复还得两说!

周柏舟面色变换了一下,随后道:

“启禀圣上,臣之所以屡次为许大人说话,并非为了徇私,乃是因为许大人即便远在霖阳府,也仍记挂京城事。

去岁锦江泛滥,险些倒灌京城,许大人一直记挂心头,写成了锦江策,让臣代他呈给圣上。

臣想,这样一个为圣上,为百姓考虑的人,又怎么会是那等犯下滔天大罪之人?”

周柏舟抬袖掩面,流下两滴鳄鱼的眼泪,这才继续道:

“是以,还望圣上能给许大人一二机会。至于调查之人,臣以为也应是通晓律法,明察秋毫之人,臣举荐……左佥都御史陈舍礼。”

周柏舟有些心疼的说出了这个名字,陈舍礼闻言,有些惊讶的看了周柏舟一眼。

许青云不过是一个偏远府城的知府罢了,哪里值得右相大人用自己这个左佥都御史?

虽然自己与许青云同为四品,可京官本就高地方官半品,他又是左佥都御史,比寻常四品又高半品,许青云何德何能让自己前去捞人?

陈舍礼还未说话,便听方才头一个开口的吏部给事中又双叒开口了:

“启禀圣上,陈大人与许大人乃是同年,若是陈大人独身前往,只怕有失公允。”

周柏舟听了这话,险些气歪了鼻子,这许青云究竟如何得罪了马清,他竟是一直这般撕咬不放?!

“既如此,朕便封你二人皆为钦差,享同等之权,赐尚方宝剑,一同前往泰安府调查此事吧,如若有犯官反抗,朕准你们——先斩后奏!”

景帝说完后,抬眼扫视了一圈,目光在周柏舟难看的面色上定格了一下,这才随口道:

“接下来,便由右佥都御史暂代陈爱卿之职吧。”

景帝这话一出,陈舍礼的面色微微一变,看来这次他无论如何也要让许青云得复清白了。

否则,届时他再回来,这都察院焉有他立足之地?

随后,景帝直接叫了散朝。

等朝臣们纷纷离去,德安悄悄走到了袁任行的面前:

“左相大人,

圣上有请。”

袁任行点了点头,随后不动声色的跟上了德安的步子,他一进御书房,便见摘了冕冠的景帝笑着对他道:

“太傅,朕今日做的如何?”

景帝抬起脸,一副求表扬的模样,才有了几分少年的味道,而袁任行也没有辜负景帝的期望,乐呵呵道:

“圣上今日做的极好,那安王突如其来的一下,圣上还能让右相暂退一步,实在厉害。”

“也是那许青云得罪的人太多了,素日朝中谁能与右相争锋,今日倒是难得。”

话虽这么说,可是景帝却是依旧笑眯眯的把玩着手中的玉笔:

“对了,太傅,我听说这次揭穿许青云真面目的也是一个少年郎呢,不知道他会是怎样有趣的人?”

“若是他有本事,迟早会走到圣上面前。”

袁任行和蔼的说着。

*

自从那日温显臣告知学子们府试需要考律条后,特一号的学子们纷纷忙碌了起来,就连安望飞都拿出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

可这之中,除了徐韶华栽,胡氏兄弟,马煜,魏子峰等也并未焦虑此事。

无他,这些大周律一早便在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的学习名录之中。

三月桃花芳菲落,学子舍下有一株百年桃树开了满枝粉红,徐韶华正与胡文绣在树下对弈。

少年执棋对弈,一人斜靠,一人端坐,端的是闲适悠然。

“文绣同窗,起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